那个在美国穷困潦倒,却不想回国当教授的张益唐,现在怎么样了?
美国作为世界上一个超级发达的国家,一直吸引着各类人群前往。美国在很多年前就在学术和科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所以能去美国留学学习一直是各个国家学子的心愿。美国著名的大学也有很多,很多教授都是一心搞专研,因为社会体制不同,他们的学术环境曾一度被认为是公开透明的。我们国家有一些名牌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都选择去美国继续深造,其中有一些看中美国的优厚的待遇而选择定居美国,这无疑是我们国家的人才流失。
在中国,每一个大学生国家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补贴,尤其是重点大学的高材生,培养他们国家要投入很多精力。对人才的渴望,让很多省份都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安家费等。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些高学历人才。但是有些人在接受祖国很多年的教育之后,一旦去了国外就不曾回来,还在言语上伤害祖国的感情。数学专家张益唐就是其中一个,他说宁愿在美国端盘子,也不愿意回到祖国到大学里面当教授。
张益唐是一个从小就对数学特别感兴趣的人,他的父母都是很有文化的,在中国那个落后的时代,他的父母给了他很多启蒙引导,以至于他一直在学业上没有荒废。他后来考上了人人羡慕的北京大学数学系,在学校里他在数学上的天分让老师和同学都十分钦佩,而且他在其他方面也表现的十分出色,不是那种书呆子,对艺术和体育也都积极参与。如果放在现在来说,张益唐就是那个时候北京大学的校草也不为过。
良好的出身加上努力上进,让当时的老师都十分欣赏他,对他也是寄予厚望。所以当学校里有任何机会,老师总会第一个想起他。1985年时美国一个研究代数的专家莫宗坚到北京大学参观访学,这个难得的机会,北大的丁石孙于是推荐张益唐跟随莫宗坚去美国学习读他的博士。可以说这个决定改变了张益唐的一生。
张益唐在学习时总想要有所突破,这可能是搞学术研究的人共同的心愿,他的导师莫宗坚也是一样。张益唐跟随导师,在导师的学术基础上写了一篇关于雅可比猜想的论文,但是当他认为自己已经取得成就时,很多人开始指出他论文中的错误。张益唐告诉大家是导师之前论证的有问题,才导致他后面跟着出错。这种说法让导师十分生气,他们从此关系破裂,导师甚至不让他博士毕业,也不愿意给他写推荐信。所以张益唐在那几年里生活的穷困潦倒,去端盘子维持生活,但是他一直坚持没有放弃学习。
当时北大的丁石孙知道张益唐在美国的现状,就邀请他回到中国来母校任教,但是张益唐以美国更适合搞研究拒绝了,他说宁愿端盘子也不回来。他最后真的就在穷困的情况下做出了关于黎曼猜想的研究新成果,他在美国底层社会生活多年才最终被数学家所承认。现在的张益唐是世界上公认的数学家,在美国也受到重视,生活的很好。这一路都非常辛苦,也许他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大家怎么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