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
一组2020年第一季度的全国离婚率
统计数据上了热搜。
数据显示吉林离婚结婚比超71%
排名全国第一!
吉林省蝉联榜首,
为什么离婚变成“家常便饭”
位列榜首的吉林省,离结率高达71.51%。更触目惊心的是,全国平均结离率也只有40%,还有超过一半的省份都在平均值下。
这意味着,吉林省每10对夫妻,就有4对办理了离婚。“吓”得民政局果断地将“离婚冷静期”提上议程。
而在”离婚冷静期“实施近4个月后,也没能阻挡吉林人离婚的步伐。
也有网友产生疑惑:“为什么东北三省离结率这么高?”
在《2010年-2019年全国离婚登记人数》中可以看到,从10年开始人数一直在逐年上涨,虽然2019年人数下降为415万对,可是与2010年比,依旧是它的1.5倍之多。
吉林“离婚率”高达71.5%,
错的太离谱!
说到这里,桃桃就不得不给大家普及一下
吉林省离结率71%的确很高,
但它并不能代表吉林省离婚人数的多少,
而是一定时间内,
离婚与结婚人数的差异情况。
离结率:当年登记离婚的对数除以当年登记结婚的对数。比如2020年登记离婚500万对,登记结婚800万对。
2020离结率=500÷800×100=62.5%。
离结率不等于离婚率,离结率反应的是一个时间段内结婚的对数和离婚的对数的比例情况!
离结率最高的5个省份都在北方,分别是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天津市,北京市,离结率都在50%以上。
从离婚对数看,位居前十的省份是河南、四川、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河北、湖南、湖北和辽宁。其中,前7个省份都超过20万对。
从数据看,河南超过27万对,位居离婚人数榜第一。第二名的四川与河南差距很小,不到1万对。江苏以23.4万对位居第三。
所以说,实际上河南的离婚人数最多,东北三省的离结比最高。
为什么东北离结率
普遍这么高?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离结比”位居前三。其中,吉林和黑龙江都超过了70%。从区域看,东北地区这一比例都比较靠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表示,这一比例也反映了东北的年龄结构问题。
/1/ 东北年轻人口流失,结构失衡
在东北,年轻人口外流严重,不少人跑到东部沿海就业,户籍也迁走了,适婚的青年人比较少。相比之下,中老年人占比较大,虽然也有一定流动性,但户籍主要还在老家,离婚率也会高一些。
目前东北三省的人口都出现净流出。其中,2019年黑龙江净流出17.99万人,吉林净流出11.03万人,辽宁净流出4.11万人。
/2/ 老工业基地影响,城镇化水平高
东北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都比较早,城镇化率比较高,受教育程度比较高,选择单身、不婚的人也较为普遍。
/3/ 思想观念
此外,思想观念也会影响东北的离婚率。衣保中分析,东北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区域,乡土、家族观念相对没有南方那么浓厚,东北的人口流动比较大,不少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也较容易导致离婚。
恐婚、剩女、光棍节、结婚率持续走低…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
网友:生活成本高,不敢结婚
桃桃看到网友评论发现
年轻人都面临着诸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
每月透支的信用卡、孩子的高额支出
甚至还贷压力等问题
导致产生不如一个人的“精彩自由“想法
智联招聘发布的
《2021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
6成以上未婚女性,不打算结婚的理由是
“婚姻不是必选项”
现在的女性都比较独立
没有必要依附于婚姻和男性而生存
4成的职场女性因
“担心因结婚而降低生活质量”
而不打算结婚
部分年轻人在婚后不能积极承担家庭责任
表现为:不愿意做饭、收拾家务
过多的指望对方,特别是别是孩子出生后
双方没有完成到父母的角色转换
面对同样的问题
一半的男性不结婚的原因是
“经济条件不支持”
现在离婚有60日的冷静期
这也让许多人不敢结婚
长春出轨率最高的职业排名
从出轨率最高职业统计中显示
男性出轨率最高的职业是IT业
女性出轨率最高的职业是全职妈妈
via.中商产业研究院
统计一出网友不淡定了
▼
告诉我是谁统计出来的
保证不打死他!
明明渣男渣女不分职业的好吧?
长春空巢青年人口“35.9万”
未来“空巢青年”会越来越多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
很多人都恐惧婚姻
空巢青年也越来越多
《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
其中包括超过7700万独居成年人
而今年的空巢青年人数
预计将会升至9200万
越是发达地区数据越高
虽说结婚、成家、生子是几乎每个人都经历
但近几年的低结婚率和低出生率来说
我国未来空巢青年比例也许还会越来越多
当年轻人的意识里
婚姻不再是必选的人生大事
而只是人生的一种体验
问过很多90后为什么不肯结婚?
给出了两个答案:
一是穷;二是怕失去自由!
桃桃觉得
一个人也或许能够过得多姿多彩
选择家庭也或许能够有幸福的生活
毕竟结婚这个事没有对的时候
只有对的人是不是?
这都是自己的人生选择
- END -
总编:道道
主编:水蜜桃
来源:来源于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