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校园卡

浏览:2214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04日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能否“两校合一”,筹建“镇江大学”?

江苏作为高教大省、强省,省内高校众多,名校众多,高教资源十分丰富,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经济水平的发达,历年来都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们的关注,就算是民办院校也是如此。

在考生和家长们中间就曾有流传:“宁去江苏民办本科,不去边疆公办院校”,由此可见,江苏高校对于大众的吸引力。

而今,江苏省拥有24所独立学院,其中除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等四所院校,已经明确转设方向外,其他院校暂时没有公布转设路径,其中就包括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作为镇江为数不多的独立学院,同时还是由江苏大学与江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一所公有民办本科院校。自2005年建立以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发展迅速,而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7个二级学院(部),39个专业及方向的综合应用性本科院校。

由于其属于苏南,当地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同时依托母体高校,在专业建设、授课老师、实验设备等诸多方面共享举办高校江苏大学的资源,历年来深受考生和家长们的青睐,而今年也有众多考生报考这所院校。

不过,随着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通知的发布,独立学院的转设牵动千万人民的心,尤其对于今年报考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同学来说,更是尤为重要。

目前,志愿填报已经结束,考生们在等待录取结果的同时,也在关注所报考的独立学院转设的情况,特别是对于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转设尤为关注。

那么京江学院究竟会如何转设呢?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独立学院的转设分为三个方向,即民办、公办和停止办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目前拥有810亩自有校区,还有部分自有教师,相对于部分独立学院来说,其具有独立设置本科院校的能力;同时作为镇江为数不多的本科院校,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停办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那么接下来就是民办和公办两种途径,究竟其会选择哪种路径呢?我们来稍作分析下。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由江苏大学和江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对于江苏大学我们就不做过多介绍,其肯定是公办性质的组织方,而对于江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可能很多人对其不甚了解,它究竟是企业?还是公办组织呢?

江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07年12月,是经江苏省教育厅同意和江苏省民政厅批准的4A级非公募基金会。致力于加强江苏大学与国内外各界的联系和合作,募集办学资金,奖励、资助江苏大学师生,推动江苏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主要业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二)奖励为学校建设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

(三)资助江苏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不难发现,江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是隶属于江苏大学的一个非公募性质的基金会,其主要理事也都由江苏大学校领导担任,其最终还是属于公办性质的组织。

由此可以看出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是属于江苏大学的,没有社会组织(企业)的存在,产权相对清晰,在转设路径上相对简单。在小编看来,其最终很有可能会转设成为公办本科院校。

对于它转设方案,高校很有料通过目前国内转设趋势,有以下几个猜想。

一、转设成为独立设置的公办本科院校

目前的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拥有独立的校区,面积达810亩,相应的师资、图书、实验设备等都相对健全,脱离江苏大学后,也能够独自发展。

同时位于无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目前已经开江苏省独立学院转设公办本科院校先河,其在南信大滨江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无锡学院”,也就是未来的“无锡大学”,“无锡大学(筹)”的牌子已经挂上,对于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借鉴意义可谓是重大。

8月7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校领导还专门赴南信大滨江学院进行调研,其中就独立学院转设进行交流。由此可见,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未来的转设肯定要受到南信大滨江学院的影响。

最有可能是按照南信大滨江学院的路径,转设成为公办本科院校,取名“镇江学院”,筹建未来的“镇江大学”,使得“镇江”品牌高校的缺失问题得到解决。

二、与高职高专院校合并转设

目前,国内部分独立学院的转设方案已经出炉,其中一种转设路径就是与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合并升本。究其原因是我国目前高校众多,但是质量却难以保证,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性、良性发展,国家对于高校更名、升格的要求提高,并且限制高职高专院校的升本数量。

而今,随着全国独立学院转设轰轰烈烈的展开,由于部分院校实力相对较弱,国家建议部分独立学院与高职高专院校合并升本,促进其转设的顺利进行。

这也就致使部分独立学院的转设朝着合并融合的方向发展,其中就有山大商务学院的“四校合并”,组建新的山大商务学院。此方案也给了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以指导路径。

早在数年前,镇江市就高度重视“镇江学院”的建设,在镇江高专的基础上筹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先后被列入江苏省和全国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中,但因为政策原因,“镇江学院”的筹建工作被搁置。

而今,独立学院的转设,特别是南信大滨江学院的转设给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以例子,组建“镇江学院”有望。可以在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镇江高专的基础上,两校或者多校合并升格本科院校,即“镇江学院”,也是一种极佳的选择。

教育部规定,所有独立学院年底前都要制定转设方案,目前已经到下半年时间,随着高考志愿填报的结束,相信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转设方案也会尽快出炉。

对于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转设,相信大家和小编的想法一样,希望其能够像南信大滨江学院一样筹建成为“镇江学院”,未来建成“镇江大学”,对标扬州大学、常州大学、无锡大学等,实现江苏省一市一大学的目标。

你觉得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转设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