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买了社保有影响么,在校大学生可以交社保吗?

浏览:4062   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05日

大学生该不该缴纳社保?对将来工作有影响吗?这几点需要弄明白!

缴纳社保,“百利而无害”吗?对搬砖人来说,社保就是家庭规避风险最重要的投资。邻居张叔叔就是典型的例子,一家三口,张叔叔上班多年,一直没交社保,作为顶梁柱的他突然在十年前某一天被确诊为癌症,这么多年,住院等所有医疗费用都家人承担,家庭入不敷出。所以,周围街坊邻居都知道社保重要性,不仅仅因为退休后能领取退休金,还能享受很多福利,比如工伤、生育、落户、补贴等等。大家都忙着缴社保,很多大学生也想缴,那么,大学生这个想法是否可行?大学生能买社保吗?

从个人保障方面来说,大学生可以缴纳社保。

但是需要满足年龄要求,满16周岁的公民都可以参加社会保险,不管是什么身份,但学生不属于企业职工,且企业没有劳动海关部门,不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只能购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

社保整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针对就业群体的,叫做职工社保,二是针对无业群体的,叫做城乡居民社保,学生当然属于无业群体,只能买第二种。

学生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上社保(养老+医疗),去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劳动保障局)缴纳。再者是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缴纳医保,而且限制非常小,每年缴费少,但是买药、看病都可以有保障,实用性非常高。

学生缴纳社保的优势不大,不过若是条件允许的话,是可以考虑的,就算是没有买社保,也一定要买一份医保,比如城乡居民医保也行。

从找工作方面来说,不建议大学生缴社保。

原因如下:

对于想在北上广等城市发展的应届生不是很友好,据了解,如果缴纳社保,不能以应届生身份在北京,上海落户,且不能拿杭州应届生补贴(其余城市落户应该没问题,但相应应届生补贴可能拿不到)

在校缴了社保,就被认为非全日制毕业生,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影响找工作。

还有对想要考选调、考公、国企、事业单位的同学来说,可能会失去应届生身份,不过报考公务员时,一些单位对是否为当届应届毕业生,无具体要求。

有些单位招聘时要求是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大学期间有社保记录对认定全日制应届毕业生有影响,可能会把你当成非全日制应届毕业生。

因为,如果在上大学期间交了社保,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会有些体制内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表明:在读大学期间不能有社保记录。

应届生身份的重要性:

1.考试资格

选调生考试,大部分省选调条件都要求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才能报考。选调生目的是重点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报考条件比公务员严格,但提拔速度快。而且国考中很多岗位要求必须是应届生才能报考。

2.落户优势

城市为吸引人才,落户政策逐步放宽。对应届毕业生更是非常慷慨,手续简单,不需准备各种材料。特别是北京,上海落户困难的城市尤为重要

3.就业优势

在企业校招中,一般都招应届毕业生,并且名额远高于社招,福利、待遇、晋升通道全面优待。

4.银行校招独爱应届生

每年银行校招绝大部分岗位都只对应届生开放,这就需要珍惜应届生身份了。

5.享受政策补贴

为解决就业问题,国家会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大学生毕业创业时,还能享受一定年限财政补贴。

所以,提前做好规划不着急买社保,参加工作后也不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实行政策为准。

大学生缴纳社保,会有哪些影响?过来人坦言:可能影响应届生身份

缴纳社保是“百利而无害”的事情吗?对于打工者来说,或许是;但对于应届生而言,千万别轻易交社保,否则应届生身份难保,将来考公或考编,会遇到“大阻碍”。

大学生缴纳社保,会有哪些影响?过来人坦言:可能影响应届生身份

社保缴纳时间长,所领的退休工资就会比较高,这一点很多人深有体会,因此,社保对多数人而言很重要。

但凡事都要“视情况而定”,作为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别轻易上社保,否则“应届生身份”会受到影响。

通常来说,在校期间的大学生一般不会涉及到缴纳社保的问题,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实习期间,有些公司可能会为大学生缴纳保险。

还有一些硕士或博士,他们的导师有公司,就会通过公司的名义为其上保险;或是因为要买房,有其他地方代交;再或是把自己的相关证书“挂靠”到某个单位,由对应公司代缴。

无论是哪种情况,大学生在缴纳社保方面,要三思而后行,之所以这样说,过来人坦言:是因为缴纳社保可能会影响应届生身份。

从概念上来讲,只要在相关地区查到已经办理过社会保险的信息,该学生就意味着,已经不再是应届生了。

这样一来,即便你是当年毕业的学生,也很难以“应届生”的身份享受两项优惠政策。

第一,不能以应届生身份在一线城市落户,比如北京、上海等地,除此之外,也拿不到杭州的应届生补贴,至于其他落户城市,要求可能会有不同。

第二,对于想考事业编或是公务员的同学,最好不要在大学期间缴纳社保。如果你毕业之后,没有考“编制”的打算,那就无所谓,私企主要看学历和能力。

但如果想考公职,就会有影响,倘若你的档案中存在社保记录和工资关系,按照相关规定,已经不能算是应届生了。因此,当单位为你缴纳了保险之后,就证明已经参加工作,便不再符合应届生要求。

特别是一些名校的学生,如果你想参加“选调生”或“定向选调生”的招录,在大学期间,就不要交社保。因为社保缴费记录是基层工作经验的重要凭证,一旦有了记录,就与这个考试无缘了。

总体而言,如果你在大学生就已经缴纳了社保,这意味着“应届生”身份与你无缘了,想要考公职或落户特定城市,基本无望。

除了应届大学生之外,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也要认真对待“社保”问题,特别是这两类人。

第一类是实习期间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的学生。由于档案还在校园中,实习期间也不属于正式员工,因此不需要缴纳社保。

第二类是“反复缴纳社保”的大学生。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对未来的人生比较迷茫,因此“频繁换工作”就是一种常态。

但有些学生不仅会换工作,还要换城市,所以会支付“两个以上”的社会保险,如此一来,很多钱就被“浪费”了。

从规定来看,是不允许个人多拿一份养老保险的,而保障也只能在某一个地区享受,不能多地同时进行。

如此看来,大学生在缴纳社保方面,不要盲目而从之,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最终吃亏的往往是自己。

写在最后:

大学生缴纳社保,会有哪些影响?过来人坦言:可能影响应届生身份,这并不是“夸夸其谈”,而是真实使然。

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保险不了解,只希望尽快缴纳,殊不知可能会影响自己应届生身份,在将来考公或考编方面,受到限制,甚至没有机会报考对应的岗位。

与此同时,即便是进入私企,那些“经常换工作”的大学生也要注意,不要频繁换地区缴纳保险,其实很多钱就“白费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校大学生可以交社保吗?

全日制研究生在读期间如果有购买社保记录的话,在某些政策中就算是在职攻读了,比如针对应届生的定向选调生资格审查不合格(审查很严格),还有北京上海落户都要求:全日制在读没社保记录,而且有社保记录也不算初次就业。”

北京上海应届毕业生落户条件:

1.遵守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

2.列入普通高校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全日制且不属于定向和委托培养,完成学业并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在校期间未与任何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或人事聘用关系,未缴纳社会保险(非上海生源毕业生在校期间或休学期间自主创业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为本人申请办理本市户籍,并由该企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不受该条件限制)

还有这样的案例:

某全日制的研究生,在单位交了社保金,目前也考上这个事业单位了,而在读期间交的社保金,目前的单位不肯接收。单位给出的理由是:上研究生不能交社保,现在不敢接收其入职。

签订了劳动合同才能办理社保关系,而如果是全日制在读学生,与公司签劳动合同并购买社保,这本身就属于违规操作。对于进入体制内的单位是有一定的影响。

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缴了社保就取消落户资格

据沪教委学(2015)26号关于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落户的规定:

在校期间缴纳社保的学生不具备落户资格,缴纳社保等同于上海教育部认定的在职研究生。

所以在读期间缴纳社保与否已经成为是否具备在上海落户条件的硬指标了。

如果毕业去企业的话,企业只认毕业证及学位证上的信息:全日制。

但如果考公或者事业编之类的体制内,很可能会查档案、社保记录、个税之类,即使档案转到学校,还是有可能认定为非全日制。

而作为选拔党政后备干部的应届定向选调生,资格审查肯定是非常严苛的,个人判断,出现下列情况很可能都不满足要求:

1. 全日制研究生在读期间购买社保,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很可能会被视为不合格。

2. 全日制研究生在读期间进行证书挂靠,在大数据时代,名字+身份证号一输入,就如luo奔一般,所有信息暴露无遗,真的没那么容易躲,查出来的话你如何给对方解释?或者对方会给你解释的机会么?

所以如果真的想走体制内的路线的话,真没有必要去冒险,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