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还是建议孩子读普高。很多人说孩子考不上普高怎么办?别急,听我说完。
首先,我也是个父亲,女儿刚刚小学毕业,看着她每天在家看电视,完全没有任何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我也是急在心里,更重要的是,我女儿小学平均成绩才八十多分,在班里中等偏上。
而读初中是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主课从两门,一次性变成了七门课,如果没有这方面训练的孩子,很容易在七门课面前,因为精力分散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这一点,我自己是有着真实经历的。
我当年小学读初中的时候,第一次升学考试,考小学的全部内容,全年级第26名。结果读初中一个月后,第一次月考,我就从全年级第26名,滑落到了157名,为什么?
我现在回想起来,根本原因就一个,七门课我自己根本就把持不住,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任何一门课一走神,后面的内容你就全部都看不懂。
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是致命的。
说完了孩子在学习上面临的难题,我们再来说说孩子没考上高中,是念3+2中专加大专好,还是念职高好?
我们来逐一分析。
一、中专大专就是混吃等死的代名词首先就是现在的中专和大专学校了,私立的多、公立的少,这就导致了所有的私立学校都是以赚钱盈利为目的,这一点毋容置疑,只要自己能赚到钱,能招到生,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专业能力如何,学校才不会管。
现在大部分技校或者中职类学校的底线就是男的不死,女的不生,其他的一切学校都是不管的。
为啥我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我曾经就是这些技校和中专大专学校的一员。
我当年因为厌学,高中读了一期就跑去打工了,打工半年后又发现还是读书好,于是又跑去读书,当时是四年制,号称能够考上大专,甚至还包分配工作。
那时候我还小,很多东西父母也不懂,也没人跟我说。我就跟着家人的职业,选了一个建筑施工专业。
刚开始的那一期,我每天还按时上课,认真做笔记,结果一学期过后,整个学校的风格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啥风格呢?混吃等死,随意玩乐。
大概就是这张图这样,睡觉的睡觉,听歌的听歌,看电影的看电影。
但后来,越来越离谱了,甚至连上课也没人来了,偌大的教室空空如也,学生去哪了呢?要么谈恋爱去了,要么玩游戏去了,要么在寝室睡大觉。
后来,老师学校也不管了,只要你不出安全问题,没人管你学习成绩是好是坏。
这就是所谓的3+2中专加大专。
我不排斥在中专和大专中真的有好学校,但就实际情况来说,好学校凤毛麟角,坏学校成千上万。
孩子去这样的学校,混个证书,未来啥也不懂,找工作都无法对口,又有什么用呢?
中专加大专,就是混吃等死的代名词。不仅用人单位不待见,出了社会,很多大学生都不待见。
这些学校的学生,出了社会很大程度上也是幼稚不懂事的代名词,喝酒、谈恋爱什么都会,就是不会赚钱。纹身、打洞、抽烟啥都会,就是不会思考未来。
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悔都没有用。
孩子读中专大专,还不如送进山东南翔,出来后说不定就是个大老板。
说完了大专,再来说说职高。
二、职高比中专大专靠谱一些,但聚集的也是“不良少年”尽管我也讨厌中考分流,认为中考分流过早地把孩子“扼杀”在了起跑线,但我也不得不承认,一旦你的孩子考不上普高,那就意味着,你的孩子已经被划分为“不良少年”这一栏了。
很少有孩子,能够忍受被孤立的痛苦,尤其是今天的孩子。
以前读书那会,整个班的风气就是以谈恋爱为荣,以学习为耻。班里几个好学的孩子,甚至一度被我们孤立起来,不跟他们玩,现在想来很愧疚,但也恰恰说明了,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如果你的孩子考不上普高,跑去读职高,尽管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选择的职高本身不靠谱,那么也很难避免你的孩子被班里的歪风邪气给带偏。
毕竟,我当初就是这么被带偏的。
读职高比中专大专的确有很多优势,例如也可以考名牌大学,相比之下,职高是语数外+专业技能,而普高是语数外+物理化学地理,职高的难度也比普高要低得多。
因此,职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选择读什么学校很重要。学校的风气、管理模式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
要知道,大多数孩子初中毕业也才十五六岁,这个年纪很小,一旦面临住校,就极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个数据说考不上普高的人有50%,而一个班里的“不良少年”占比在15%左右,这就意味着,你去读职高,大概率会遇到这类不良少年。
老师、学校、这些因素都太重要了,而孩子要面临的风险也很大很大。
一个不慎,被不良少年带偏,这辈子就完了。因此,职高真要去,也应该去公立的,而不是私立的。
三、社会很残酷,学历不仅是敲门砖,更是垫脚石现在的内卷有多严重,不用我多说,很多父母都能够感受得到。
当然孩子是不能理解这些的,也不能理解家长的良苦苦心,只有到了社会上受尽了社会的毒打才会逐渐后悔当初自己的放纵。
不过这时候,往往为时已晚。
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明白,必要的时候,可以早点让孩子遭受社会的毒打和摧残,让孩子早熟一点,在今天不是什么坏事。
对于已经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来说,那没得说,直接读职高,选个公立的职高,教学风格严厉一点,多多敲打孩子,给予孩子信心。
对于还未中考的时候来说,父母这时候的作用就更重要了。为啥要选择读中专和念职高?因为父母知道孩子学习成绩差,没救了。
这个思维定式,非常危险。如果父母自己都放弃了的话,那么对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救呢?不破罐子破摔了吗?
父母永远要给孩子打气,加油和鼓励。监督、督促的作用父母要做好。用必胜乃至“必死”的决心去冲刺中考。
要知道,事在人为,如果父母放弃了,那孩子就真的完了。
这个年代的孩子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吃很多很多亏,社会很残酷,学历不仅是进入企业的敲门砖,更是往后升职加薪的垫脚石,孩子不明白,做父母的还不明白吗?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教育#
我个人认为还是念职高好,尤其是文化基础比较扎实,今后想读一个全日制本科的孩子。
一、"3+2"的中专加专科与职高的区别
1.中高职三二分段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是由部分重点中专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的,招收对象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前三年为中专学历,毕业后参加高职院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转入高等院校完成后两年的大专学习,发两年制大专文凭。
2.职高即职业高中,是高中的一部分。职高侧重职业教育,当然也会传授一些高中的文化知识,但是主要的目标还是训练学生们的职业技能。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专业知识。职高学制是3年,毕业后可以通过对口高考继续升学。
二、选择读职高的好处
1.有可能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读"3+2"的中专加专科,最高学历也就是个专科,而读职高可以通过对口高考被理想的大学录取,成绩好的同学甚至有可能被重点大学录取,这是"3+2"的中专加专科所没有的优势。我有个姓王的学生,就是通过读职高被西安交大录取的,比那些考入重点高中的初中同学还要录得好。
2.有可能获得更扎实的专业技能。职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学习期间就获得了相应的初级或中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毕业后如果考不上大学也很好找工作。"3+2"的中专以文化学习为主,如果孩子不能升入专科学校,他们将无任何专业特长,找工作很困难。
3.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读职高成绩好的可以读大学本科,自然比"3+2"的专科就业前景好;读职高升不了大学的,由于有一技之长,自然也比"3+2"的中专更受欢迎。
综上所述,建议孩子还是读职高好。
在中专学校,升学目标最明确的无疑是3+2班和对口升学班(简称升学班)。有些家长不太懂什么是升学班和3+2班,也不了解他们有什么区别,更是踌躇应该如何选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两种类型班级。
认识3+2班和升学班
3+2班,家长最为熟知的升学班级设置,主要招收达到全省3+2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学生在中专学习三年,通过升段考试进入到高职学院继续深造两年,获得大专毕业证。
升学班,一般是中专学校设置的三年制基础类专业(例如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市场营销等),通过择优录取,招收“高”分段学生,再通过对口升学考试,冲击本科院校的专门班级。
这两个班级都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整体上班风学风都是不错的,适合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
升学班和3+2班的不同点
两类班级虽然都是以升学为目的,但还是所有区别。
1.招收分数不同
升学班招收的分数明显要高于3+2班级。我们以河南省某省属学校招生信息为例。
2020年郑州市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设定是319分,河南省3+2最低分数线要求是170分。该校设置的升学班最低分数要求320分,3+2最低分数线是200分,普通三年制就业班不设定分数要求。
升学班目标很明确,招收高分数考生,冲击本科,升学率是检验其成色的重要参数,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升学效果,招生分数线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远远超过3+2班级招收分数。
2.课程设置不同
这两个班级的课程设置明显不同。
3+2班级课程设置基本与普通三年制课程一致,区别在于最后一年。普通三年制最后一年都是以实习实训为主,3+2更侧重于升段考试课程。
升学班的课程与就业班和3+2班级区别更大。首先升学班的语数外课程肯定是贯穿整个中专三年,尤其是最后一年,语数外的课时量还会加大。中专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还是太差,如果语数外能够多拿分,有助于拉开差距。其次,升学班的专业课在最后一学期也会调整成为升学考试必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上最后一年开设的七门课基本就是语数外+专业基础课(2门)+专业课(2门)。这七门课是对口升学必考科目,也是最后一年必然开设的课程。
这里面需要提醒一下,如果想冲本科的孩子,在中专一定要首选升学班。因为对口升学考试科目是按专业大类设置,会出现具体专业与专业大类差距较大的情况。
举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