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汉语言文学太难了,自考真的难吗?

浏览:1485   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19日

自考难不难?带你了解真实的自考!

很多人都会纠结,自考难不难呢?

那么多人说难,都不太敢考。

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自考到底难吗?

英语考生自述:

英语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很难的,更何况还是自考,但是我暂且把这个难单纯的理解为教材以及试题的难。坦白说,我觉得学习以及考试难度并不是很大,尤其是专科的课程,只要你高中的英语水平还不至于太烂,报考前认真看书,认真做题,可能考不了高分,但是及格还是能够保证的。

考虑到很多自考生还是在校的学生,不需要为生活奔波,学习时间上有保证。对于那些已经工作的,其实自考难的不在于考试本身,而在于你的坚持以及把握飞快流逝的时间。而我的目标也很明确,一、学好英语。二、拿到本科学历。所以对我来说,真正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会觉得以前的生命都浪费了,而当前的生命怎么都觉得不够用。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考生心得:

很多人会问自考是不是真的很难?自考相对而言并不难,比较对象是高考。自考科目,只要做好日常的练习与必要的复习,通过其实并不难。但是自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有助于缓解焦躁情绪。

很多出来工作后就没有像学生那样有大把时间进行复习自考,只能合理安排时间。

自考汉语言文学考生心得:

现在的我,对自考已经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客观来说,理工科专业确实有一定难度,线性代数、概率论那些课程能难倒一大片。

但是,基本所有文科专业难度都不大,特别是大家选择较多的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学前教育这些,都不难。哪怕是初中毕业,只有肯认真学,都是没问题的。

自考难就难在坚持,很多人都是觉得学习报名就是任务,不去认真花时间去学,就说自考太难了不可能通过的,自考成绩是跟所花时间和付出成正比的。

自考人应具有哪些品质?

自考生的自述:

首先我要说,在成人高考如此普及,获得专科或者本科文凭相对容易的状况下,还毅然决然选择自考的,真的都是真爱啊!真的都是爱学习,想证明自己的好孩子!

其他的不谈,单就两年的英语学习来说,不管是英语阅读也好,英语写作也好,英语水平不说突飞猛进,进步也是相当可观的。学习的过程本身就会让你收获良多。所以,我觉得自考要具备的品质只有三个:热爱、坚持、好学。看起来好像很高大上,但是认真想想,做什么事不需要这三种品质呢?

自考有什么用?

自考是国家承认的学历,可通过学信网查询,这意味着该学历即为大家平时所说的正规学历。既然是正规学历,那当然是有用的,自考文凭用途广泛,可应用于以下或更多场景:

自考文凭可以考取公务员。如果想拿个金饭碗的话,那考个公务员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自考文凭可以用来参加公务员考试,有特殊岗位要求全日制学历的除外。

自考文凭可以用来求职、晋升。学历是入职知名企业的门槛,有了自考学历就相当于跨过了这道门槛。在一些企业职位晋升的时候,学历也是考虑的因素。

自考文凭有用,可以用来考取更高层次的学历。比如说继续考取研究生乃至博士,都是可以的。

自考文凭在积分落户的政策中是属于加分项的,可详见各城市积分落户的相关政策。

看了这些自考前辈经验,有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呢?

1、自考相对而言并不难。

相对高考,只要日常认真练习加复习,想通过自考,难度其实不是很大。

2、自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般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有助于缓解焦躁情绪,也避免考到一半没信心继续考,浪费时间和精力。

3、考前突击,不是每一次都行得通。

工作后不会再像学生时代那样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了,这可能会导致无法在临近考试时抽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建议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

4、自考可以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受益终身,对以后进一步学习,提升技能有很大的影响。

自考是一种过程,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善于自主学习的人才是自考的胜出者,同时也是职场的胜出者。因为他们懂得怎样把握机会,怎样筛选机会,怎样创造机会。能够收获什么,相信在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心里会有更深刻的感受的!

END

图文来源:网络

书山教育综合编辑(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考真的难吗?

客观地说自考确实是要比成考、网教、国开这几种要难一些!

但选择自考的人都是对自己多少有点要求的,想要学点东西,想要提升自己。如果你不是,你可以选择其他难度小,社会认可度低的一种学历提升形式。

你说是吧……

但是,你要说自考很难很难,这点我就不赞同了!

自考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自考,一种是小自考。

大自考所有的科目都是统考科目,难度会更大一些,通过率低至7%—10%,但是这个数字真的具有参考性吗?

不!

每年报名参加自考的人真的太多了,而且自考是不设门槛的!只要你年满16岁就可以报考,所以其中是混合了很多小学或者初中毕业的低学历人群,他们基础差,考试起来相对更吃力,考了很多次都考不过,自然而言就拉低了自考的通过率,这很正常。

况且,其中还有很多是听说提升学历好,就跟风选择了自考,但是完全没有花时间花心思去学习,自然就考不过了。

这样一来,自考的通过率肯定是很低的,但是并不代表自考本身很难~

当然如果你自己能力有限实在是没有办法通过大自考,那建议你选择难度更小的小自考。

我们可以看看小自考考试的科目,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只有红框里面的科目是需要统考的,一共是7门,这7门中,有一门叫英语二,英语二是可以选择其他科目替代,你可以看到下方有两个方向选,一个是文学创作方向选,一个是应用中文方向选。如果你的英语二想要替考,那就把两个方向都给选了。

校考难度很小基本上是去了都能考过,通过率高达90%!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担心校考考不过的情况~

最后,给到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是上班族、基础差、学习能力不足,没时间没精力的这一群人,不要犹豫直接选择小自考就好,难度会降低很多。但如果你是大专在读的学生,经济实力不允许,又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那就选择大自考,难度稍大,但是花费小。

自考汉语言文学,难不难?怎么考?

我自己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生,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个专业很简单!

以四川省举例:

考试分为统考、校考(省考)两部分

统考科目:由全国自考委员会和各省自考委员会统一组织,是需要好好学习备考的!每年4、10月组织考试,每次可以报考1~4科。

校考(省考)科目:难度低,由各个院校自主命题,助学点和学校共同组织考试,难度超级超级低,去了都能过! 每年1、7月组织考试,每次可以报考1~6科。

只有统考科目是需要自己学习备考的,所以这里重点讲统考科目的复习,校考略过不表~

专科统考科目6门:文学概论、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写作(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本科统考7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马列文论选读、英语二

PS:英语二免考——英语不好的同学可以不考英语,用3~4门校考科目代替即可。

1、纯文科,理解难度不高

汉语言文学属于纯文科类的专业,主要的考试科目;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不需要什么学习基础,出题也比较直白,考的基本上都是教材上现成的内容,只要肯花时间去背,去记知识点的话,考试就很容易通过。

2、历年考点重复率很高

考前:重视真题!重视真题!重视真题!

考后:真香!认真刷过题的同学都知道,自考出题有个规律,就是会有重复出现的考题。自考的考试范围与考试要求很少出现变化,一个同样的考题,出题老师简单变一下形式就又拿出来考大家了。

你能明显地感受到知识点出现的频率不同,刷几套题就知道哪个知识点是重点。有些知识点很难,但不常考;有些知识点不深,但经常考。通过刷历年真题,这些你都可以轻松掌握!

个人的考试经验分享

班主任有给我们做学习计划,但是由于我自己太懒,也没有认认真真地执行过,所以自己摸索了一套复习方法……

(1)准备好历年真题+考点总结

(2)先不要翻教材,直接看考点总结,再刷历年真题

教材的内容太多,如果一上来先看教材,很有可能找不到重点,觉得枯燥,很难坚持看下去,而且效率也不高。所以我是直接先看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在脑袋里过一遍,有了大致的印象就直接开始看历年真题。

最好是完整地看近 10 年的卷子,大概就行了,超过 10年其实参考价值不大。

有时间的话,不看答案先做一遍真题也可以,但不建议,这样做对了还好,做错了会形成错误的记忆,下次你看到类似的题目你很可能还会选择同样错误的答案! 所以我是直接就去看答案!做题意味着要花时间,最后你还是要看正确答案的,现在就把答案跟题目对应起来,直接背答案的知识点,加深印象。

所以尽量一开始就建立正确答案的记忆,即便你是记忆的不是自己做出来的。

具体该怎么看答案?

先用选择题的答案来积累知识点

先老老实实把选择题、填空题,对应着答案,看(阅读),只求眼熟,不求背,一开始也背不上来吧。所以就这样看 3次,记忆自然会出来。

等你对 10 份卷子的知识点都形成了记忆,看到题目就能知道答案时,其实你已经有一个基本的知识系统了!这样比漫无目的去看课本积累知识点来得快。

再用简答题的答案来补充、扩展、巩固知识点

文字类的题也是一样的,相同的归纳,不同的也背下来,知道从 xxxx 年到 xxxx 年的文字类的题考了哪些,你不可能每一题都能背熟,但原则就是背得越熟越好、越多越好。 而且在第一步的前提下,你已经积累一些知识点了,这时候你去背文字题应该不会太难。

考试技巧

不要留空白!不会就编,不会编就抄选择题抄题干!写了就有分

单选题(供参考):

复习时只记正确答案!选择题会涉及很多知识点,复习时可以当成常识来记忆。做题时,多采用排除法,把不符合题意的答案排除掉,剩下的可能就是正确答案。

多选题答题技巧(供参考):

1 排除法: 2.联系法: 3.对没有把握的最好不选,先确定有把握的选项(多项选择题最容易丢分的一种题型。分值-般在 10-15 分,不用过多纠结,先根据第一印象选择,后面在返回来做)

判断题答题技巧(供参考):

该题型考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答题时,题目中有“肯定”“一定”等字眼,不能掉以轻心,更应该认真分析,如 果概念不清,是容易判断错误的。

填空题答题技巧(供参考):

1. 直接法(知识考点直接表述清楚) ;

2.感觉猜测,思维延伸;

3.切忌空题

名词解释题答题技巧(切忌空题)

复习时看目录,把每个章节名弄清楚。没有捷径。但是经验告诉大家,它考的重复率很高,所以可以直接刷我们的真题和背考点总结!

1.开头第一句话开门见山,对这一名词给出一句概括性解释,直截了当:

2.对这个名词展开具体论述

3.最后要有概括提升的结尾句,一般涉及该名字的意义、 价值、影响等

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切忌空题)

做到此题时。首先看题目问题,再阅读材料。读到哪段有知识点就带入回答,这类题分值高,一般答题字数建议在 200-300 字左右)。答题时仔细审题,列出要点,注意论述。宁可多答,不能不答!(得分点)答题模式:

(a)知识点 111 (得分点) +阐述(口水话+专业术语) (得分点)

(b)知识点 222 (得分点) +阐述(口水话+专业术语) (得分点)

(c)知识点 333 (得分点) +阐述(口水话+专业术语)

简答题答题技巧(切忌空题)

这种题型一般围绕基本概论、原理及其联系进行命题。着重考核考生对概念、史实、原理的掌握、辨别和理解能力。 答题时,既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答案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并加以简要扩展就可以。

答题模式为:

(a)知识点 111 (得分点)案例 111 (得分点)

(b)知识点 222 (得分点) +案例 222 (得分点)

(c)知识点 333 (得分点) +案例 333 (得分点)

这样一顿操作下来,报4科过4科基本没啥问题~

延伸阅读:

自考本科,选择985、211重点大学更好吗?

2021年秋季四川小自考——院校+专业+学费一览表(11.12日更新)

自考本科选什么专业?简单好考,就业面又广?

自考新生必看:要从这4个方面下手!

自考流程一览表,这些重要节点千万别错过!

觉得有用的话麻烦看完记得帮我点个赞哦!

对报名报考还有疑问,或者需要资料的同学可以评论或者留言找我,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