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绿色通道?
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时,通过“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
本科新生可通过天津大学迎新系统网上申请学费缓交,来校报到时须持填好的《天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详情随录取通知书邮寄的“新生入学手册”)及录取通知书原件,到“绿色通道”审核确认并办理入学手续。
研究生新生可通过“天大学生资助”公众号“学费缓交”相关推送下载《天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其它流程与本科新生相同。
02
绿色通道都有哪些业务?
1.学宿费缓交确认
缓交流程:已在迎新网办理学费缓交的学生,携带报到手续完成单到绿色通道。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确认,加盖“同意缓交”公章,完成【缓交网上确认】。
注意事项:
(1)本专科生可缓交金额至多为8000元/人,研究生为12000元/人(研究生不可缓交住宿费)。
(2)无论是本专科生还是研究生,办理学费缓交时都需提前缴纳医疗保险费。
(3) 入学后新生可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或通过已办理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来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或在两个月内补缴学费和住宿费。
2.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回执提交
回执提交流程:
1.【国家开发银行】如学生办理了生源地贷款,【国家开发银行】的需要提交贷款回执,受理证明上标注本人姓名、学号、缓交金额。
2.【其他银行】如学生办理了生源地贷款,【其他银行】的需要现场处理,工作人员审核完成后会将有关证明加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章后,交给本人邮寄给银行办理后续放款手续。
3.新生助学金评审结果查询
注意事项:暑期申请新生助学金的学生可以在现场查询评审结果。
助学金于开学后,打入学生绑定的银行卡中。
获得路费补助资格的学生,现场领取临时困难补助申请,与支付票据一起交至辅导员处。
获得新生助学金和学费缓交的学生若申请核酸检测补贴,现场领取临时困难补助申请,与支付票据一起交至辅导员处。
4.洪涝灾害补助申请
结果查询:暑期申请洪涝受灾临时困难补助的学生可以在现场查询评审结果。
申请咨询:新生若申请洪涝受灾临时补助,可现场领取临时困难补助申请表,与证明材料一起交至辅导员处。
5.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咨询
中国银行将为大家咨询的校园地助学贷款业务答疑解惑。
特别提醒大家,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了学费缓交手续≠已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包括生源地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助学贷款)。学校会在每年9月中旬左右下发通知,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学生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相关信息还需要学生的实时关注,也可关注“天大学生资助”公众微信号查阅!
6.勤工助学
学校每年划拨转款,在全校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设立近2000个勤工助学固定岗位,按月发放岗位助学金,每月290-720元不等。
新生可现场咨询,并提交岗位申请,也可在后续申请。
7.爱心大礼包领取
现场将为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账号,学生可在相应平台自行加选。爱心大礼包中包含洗化类、文具类、生活类等物品,学校为其提供200积分代金券,同时平台内价格优惠,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自定义礼包物品。
8.电话卡办理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现场办理优惠套餐,可根据实际需求,自愿申请办理。
03
绿色通道在哪里?
本科生:2021年8月25日、8月26日
研究生:2021年8月31日、9月1日
卫津路校区:鹏翔4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北洋园校区:齐园14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小tips:夜间通宵值班办公,如果你在注册期间,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
04
注意事项?
(1) 本科新生若将《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邮寄到学生资助中心,后续根据申报项目资料需求再次填写即可。
(2)办理学费缓交不等于办理国家助学贷款,需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后续关注学校及学院通知。
(3)关于电话卡,学生自主选择办或不办。
(4)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请办理业务的学生全程佩戴口罩。
「本文来源:光明网」
刚刚,天津大学发布
关于推迟部分学生开学时间
和加强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
经学校研究决定↓↓
本科生
离校本科生集中返校时间暂时调整为8月21-22日,本科生新生集中报到时间暂时调整为8月25-26日
研究生
研究生有关时间安排暂时不变,研究生新生报到时间仍为9月1日。
暂不返校学生
正处于或近14日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随时更新)和市防控指挥部确定的重点地区(随时更新)的学生,暂不返校,具体返校时间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
重点地区是指:南京市、张家界市、常德市、扬州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郑州市全域。其中,张家界市来津返津人员排查日期追溯至7月18日0时;扬州市追溯至7月29日0时;常德市追溯至7月30日0时,7月24日游览常德市河街人员参照高风险地区管理;郑州市追溯至7月31日18时,7月16日以来出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人员参照中风险地区管理;7月27日以来具有湖北省荆州火车站旅居史人员参照高风险地区管理;其他追溯时间(含中高风险地区排查判定时间)按照现行政策执行。
通知原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期国内多省相继发生多例本土疫情,多地调整为中高风险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根据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的现阶段疫情防控新措施,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我校学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学校研究决定:离校本科生集中返校时间暂时调整为8月21-22日,本科生新生集中报到时间暂时调整为8月25-26日;研究生有关时间安排暂时不变,研究生新生报到时间仍为9月1日。其他有关通知如下:
一、请全体学生:
1.增强防控意识。非必要不前往发生疫情地区,非必要不出境。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勤洗手、科学戴口罩、文明用餐、常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场所。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摒弃一切侥幸心理。
2.遵守当地防疫规定。严格遵守所在地的疫情防控规定,每日如实报告个人所在位置及健康状况。
3.积极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符合接种条件的、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同学应关注所在地疫苗接种安排,及时主动接种疫苗。
二、请当前在校学生:
1. 遵守学校防疫规定。切实做好个人每日健康监测,做好晚点名、日报告工作,如出现相关症状,应第一时间向所在学院报告。
2.坚持“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离津”。遵守学校校门管控规定,确需临时出校的,应在“综合服务APP”中提前申请:当日返校的由辅导员审批,非当日返校的由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审批;研究生外出开展实验、参加会议等超过一天的,须同时征得导师同意。
三、请离校未返校学生:
1.暂停校外实习实践。尚未开展的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校外活动,应暂停开展。正在开展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校外活动的同学,应做好个人防护并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调整活动安排,减少非必要的线下活动,建议压缩周期,尽快结束。
2.分类按要求返校。
(1)暂不返校学生:正处于或近14日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随时更新)和市防控指挥部确定的重点地区(随时更新)的学生,暂不返校,具体返校时间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
(2)其他未纳入当地管控、可以返校的学生:严格遵守返校申请流程,在“综合服务APP”中提前申请,经学院审批同意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校后可申请核酸检测补助)返校。路途中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携带充足的口罩等个人防疫物资,返校不允许亲友陪同入校。
3.因疫情防控原因无法按时返校的学生,请提前请假。新学期的有关教学安排后续另行通知。
四、请2021级新生:
争做天大疫情防控新力量,等待新生报到安排的具体通知。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同学们按要求做好有关工作。如本通知和之前发布的通知内容有不一致之处,请以本通知为准。如疫情形势变化或上级要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有任何问题请同学们第一时间和辅导员联系!
天津大学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1年8月4日
新闻链接
截至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已下发了最新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提前开学、“非必要不离校”、封闭式管理、暂缓返校、延期开学、叫停各种活动、排查师生行程等。
清华大学:中高风险地区暂不返校
8月3日,清华大学发布《关于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和新生报到有关安排的通知》,明确当前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暂不返校和报到,具体返校和报到时间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
学生到校后,要严格遵守学校疫情防控规定和进出校园管理规定,坚持“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离京”,并做好健康防护。
北京工业大学:返校前需上报至少连续14天出行轨迹和健康状况
北工大在通知中明确,将提前研究制定秋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全面摸排学校在京内、京外师生员工人数和位置情况,分类建立人员台账,加强人员健康管理,提前掌握返校前至少连续14天出行轨迹和健康状况。
同时,进一步强化校门管理,确因工作需要且严格按照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办理进校手续人员以外,其他非本校人员一律不能进入学校。
北京语言大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暂不返校
从8月2日起,北京语言大学将严格校园管理,学生出入校园实行审批制,校门闸机正式开启。在京不在校和已经离京的学生要按照“非必要不返校”的原则,减少路途人员接触,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同时,已经返乡且家在中高风险地区或因故到过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暂不返校,自觉遵守当地的防控政策,做好防护和日常健康监测。
复旦大学: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
8月4日,复旦大学发布疫情防控通知,进一步严格校园疫情防控管理。
复旦大学规定,所有师生员工离沪要报备,做好路途个人防护,开学前14天开始开展自我健康管理;非必要不前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境。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手部消毒等,每日自主开展健康监测。
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应在抵沪后尽快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
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一律需接受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及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东南大学:8月2日提前开学,本科新生延期报到
7月28日,东南大学发布通知,对2021年暑假放假安排做出调整,原定8月2日放假暂不执行,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提前至2021年8月2日开始。学生放假时间和教职工轮休时间相应后延,按照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总体教学计划安排,并结合疫情防控形势,35天假期后期再行安排。
此外,经学校研究决定,东南大学原定于8月18日的2021级本科新生报到日期延后,将根据疫情防控具体情况,提前15天在东南大学迎新网、“东南大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最新报到时间。
南京理工大学:未经批准,一律暂缓返校
南京理工大学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对进入校园人员将实施严格的准入登记制度,经检测体温正常、查验苏康码绿码后方可进入。
教职员工非必要不离宁,在校学生非必要不离开校园,确有需要的,要严格落实申报审批程序,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外出。各类非在校学生,应按照疫情防控需要,未经批准,一律暂缓返校。
南京工业大学: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
南京工业大学校园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在校内居住的教职员工及家属尽量减少进出校园次数、降低出入频率。正式开学前,已离校学生一律不得返校。
留校学生由各学院加强教育管理,非必要不得外出,进出校园须严格请假手续,经学院审批后方可进出。校内教职员工,非工作必需不得进出校园,进入校园需出示本人校园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迟一周开学
8月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通知,夏季学期开学时间推后1周,8月16日起按课表开始夏季学期教学任务。取消9月4日-9月9日假期,夏季学期结束后直接转入秋季学期教学任务。2021级新生开学时间暂时按照原定时间进行。
全体师生返校前须向所在单位提出返校申请,提供返校前近14日内行动轨迹和个人健康情况,省外返校人员还应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
除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地级市的学生,以及返校途中需要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转乘的学生暂不返校外,其他学生由所在学院根据教学安排审批同意后返校。
武汉大学:开学前至少积累14天健康打卡记录
8月1日,武汉大学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全体在籍学生坚持在“武大日报平安”小程序健康打卡,开学前至少积累14天健康打卡记录,并注意实时更新定位信息。暑假期间需要返校开展学习的学生,需至少提前3天通过“智慧珞珈”APP“学生返校”应用或登录信息门户选择“学生返校”应用提交《返校申请表》。
华中科技大学:暂停暂缓暑期社会实践
8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发布紧急通知,对于正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包括出现关联病例但还暂未升级)所在地市开展实践的团队,应立即暂停实践,按照属地政府的防疫规定做好集中隔离;对于正在低风险地区开展实践的队伍,应尽快结束实践,确保人员安全;尚未出发的线下实践队伍,全部暂缓。
当前在校同学们应继续按照“非必要不离校”“非必要不离汉”的原则,遵守学校校门管控的最新规定,减少与校外人员接触;如需离开武汉市,需向院系申请,由院系进行审批。华中科技大学也明确要求,秋季学期开学返校前,所有学生也应自8月20日起在微校园——“健康状况填报”系统进行打卡,至少累计14天健康打卡记录。
郑州大学:具体返校时间以学校通知为准
8月1日,郑州大学发布通知,明确暑期在校学生非必要不外出校园,确需外出的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已放假离校学生,未经学校允许,严禁私自提前返校。暑期师生返校具体时间和要求以学校通知为准,原则上不提前返校。
中山大学: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缓返校
8月2日,中山大学发布通知,在校师生非必要不离开学校所在地城市,离校师生非必要不跨地区活动,所有师生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城市,必须要前往的,需按学校相关规定严格申请报备审批。
近期有外省旅居史的师生员工返粤后,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师生暂缓返校,确有必要需提前返校的师生员工应报批获准后方可返校。
记者 | 赵征
来源 | 天津大学 青塔
近期,有网友在提问「如何看待天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三等 0 元」,提到天津大学研究生三等奖学金金额为 0,远比不上其他重点及非重点院校,不知是何原因。
在该问题的回答中,还有天大的同学认为奖学金的评选规则不甚合理,在前后的通知中,奖学金的额度还发生了改变,甚至还有个别网友称这是「天大的笑话」
那么,这究竟是「天大的笑话」,还是正常现象,咱们还得从天津大学的奖学金制度说起。
奖学金并不全覆盖,校方可动态调整
根据在天津大学官网的查询结果,天大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 0.9 万元,获奖比例 10%;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 0.45 万元,获奖比例 60%。但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等级和奖励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事实上,今年的奖学金覆盖率和金额确实如奖学金暂行办法中所述的,存在动态调整,降低了每个等级奖学金的金额,但提高了奖学金的覆盖率。
但对于上述的动态调整,奖学金暂行办法也规定了范围,即不可平均分配,不可全覆盖,奖励率不可超过 90%。
故而,从原则上看,天大奖学金不全覆盖并无问题,拥有类似规定的高校也不在少数,举几个例子:
中央财经大学规定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两档:一等奖学金奖励比例为 30%,奖励金额为每生 1.2 万元;二等奖学金奖励比例为 50%,奖励金额为每生 0.8 万元,总覆盖率为 80%。
图片来源: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规定硕士新生学业奖学金评选等级为三个等级,一等奖学金指标为参评新生的 20%,二等奖学金指标为参评新生的 60%,三等奖学金指标为参评新生的 20%,但三等奖额度为 0 元/年/人。
我们也不难理解校方如此分配奖学金的内在逻辑,大体应该是调动研究生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简单说就是通过奖学金的不完全覆盖来督促研究生们不成为最后的 10~20%。
或许,校方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件事。
研究生们,真的挺穷。
近 9 成研究生入不敷出,搞科研真不富裕
根据公众号《知识分子》做过的一项关于研究生「薪资」的调查,「仅有 11.13% 的学生表示补贴金额能够满足日常使用,88.87% 的学生表示补贴并不能满足日常开销」,这意味着有近乎 9 成的研究生入不敷出。
不仅如此,根据调查,还有约十分之一的研究生每月补贴在 500 元以下,大部分的研究生月补贴在 1000-3000 之间,总体上看,研究生群体和「富裕」搭不上边。
对于研究生来说,科研任务相对繁重,每个月的经济来源基本靠学校发放的学业奖学金和国家每年发放的 6000 元补助,加之大家本科毕业后,一般都不愿意向父母伸手,入不敷出也是情理之中。
故而,在科研之余再发展点兼职,在研究生群体中也是一项特别普遍的现象。
2020 年,最新的一项基于渤海大学 107 名硕士研究生的调查得出的结果十分令人惊讶,居然有超过 90% 的研究生有过兼职;
2017 年,一项基于全国 63 所院校的 274 名硕士毕业研究生的相关问卷调查同样表明,兼职现象在研究生群体中十分普遍,有 65.3% 的研究生都参与过兼职;
根据相关的调查,对于这些同学而言,通过兼职来缓解经济压力的应该占了大多数,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年开学季,都会有同学因为高校奖学金发放或者政策调整而「斤斤计较」了。
说到底,无非还是为了生活。
谈到补助,少有不被吐槽的高校
硕博的补助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是大家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在网络平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关于补助的讨论,不管补助钱多钱少,但是都有各自的槽点。
总结一下,其实问题有两点。
患寡,也就是补助钱少,甚至没有补助
举个例子,2020 年,有网友爆料,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克扣研究生 655.75 万奖学金,在入学后对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政策进行更改,取消了硕士研究生的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且一等奖学金的覆盖率仅有 40%;此外,博士研究生的一些奖学金也一并被取消,学业奖学金的覆盖率仅 70%。
图片来源:微博
患不均,指的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去年 9 月份,南方科技大学 2019 级博士生的奖学金政策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尽管补助不少,但是因为政策变动,与招生宣传不同,引发了南科大学生的不满。
这种情况下,其实大家都有补助,但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仅仅只是晚入学一年,在补助上就有了不小的差距,那人比人,最后不得气死个人吗?
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得承认,许多高校的补助政策可能存在问题,但谁应该为每年学生的不满背锅呢?
这个问题,或许只有高校的领导们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