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党们看过来!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是每年报考的热门专业,每当说起这个专业时,脑中总会浮现,一个人每天抱着两三本书走在前往图书馆林荫路上的画面。这个专业的学生仿佛生活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与世无争,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子的吗?都有哪些好学校可以报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剖”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吧!
什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是高校中文系的主要专业,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知识的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通常设于高校的中文系、或文学院下面。
从目前专业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分为师范类和综合类,师范类主要为各地中小学培养语文教学方面的人才,而综合类主要为党政科研机关、教学研究、报刊宣传、影视文化等行业培养人才。
该专业本科期间主要课程包括古今中外文学史、各类文学作品、写作、汉字学、音韵学等,如果孩子文笔较好,逻辑思维强,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对文学及写作又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报该专业。
该专业主要开设院校有哪些?
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文系、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文系等。
开设院校
[北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保定学院、石家庄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燕山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山西]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雁北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大学、沈阳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
[吉林]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四平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学院
[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淮海工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江南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江苏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嘉兴学院
[安徽]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淮北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巢湖学院、皖西学院、淮南师范学院
[福建]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漳州师范学院
[江西]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宜春学院、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
[山东]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青岛大学、鲁东大学(原烟台师范学院)、滨州学院
[河南]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三峡大学、襄樊学院
[湖南]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电力学院、湘潭师范学院
[广东]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五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湛江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西]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
[海南]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学院
[重庆】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学院、渝州大学、重庆三峡学院
[四川]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学院、四川师范学院
[贵州]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学院、遵义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铜仁学院
[云南]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
[西藏]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工业学院、汉中师范学院、安康学院、西安外事学院
[甘肃]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
[青海]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
[宁夏]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
教育部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参评高校共计148所,下面来看看有哪些高校上榜A类院校。
哪些同学适合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工作。毕业生可从事教育、编辑、记者、行政等工作。可以在新闻出版系统,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找到记者、编辑等适合的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对文学及写作又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报该专业。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平稳,不那么热门,但总体情况还比较好。
小编提示
此专业的朋友,一般都会成为一个有着文学修养满腹经纶的人!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嘛,毕竟要大量的阅读,要对文学深入了解感受文字或作品中的情感。优秀毕业生一般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泛,能够以较为深层次的眼光看待问题。据说,图书馆就是他们除了宿舍之外的第二个家!
有句话说得好,选择大于努力,方向不对,再怎么努力可能都是白费。
自从大学扩招后,有越来越多人通过高考实现大学梦,大学生活将成为人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时期。
而高考是进入大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只需要达到某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能成为其中一员,但相比选择院校,选对专业可能更重要。
通过高考上大学像过独木桥,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可没这么简单,现实可能是20:1,甚至是2000:1的概率。
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选对方向选对领域对个人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对高考生来说也是这样,考大学选专业才是最终目标。
不过,由于大学专业类别非常庞大,具体到个别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可能根本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3组名称十分相近,但教学内容和毕业就业方向大有不同的专业,专业方向很重要,你可别选错了。
这两个专业名称只差2个字,但学习内容天差地别,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是传统的中文系,是我国比较古老的传统专业。
学习内容主要以汉语学习、中国文学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等等,是掌握汉语基础研究的文学类专业。
汉语言专业成立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于2001年开始招生,截止到目前为止也只有这所学校有这个专业。
它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到高数、计算机理论等理科课程,不是传统意义上只学汉语的专业,主要目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每年只招收20人左右。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大概率从事文学事业,而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软件开发、网站研发等领域,这样说区别就十分明显了。
第二组: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听起来含金量很高的两个专业,都是培养经济类人才的基础专业,金融学主要以研究货币银行、国际金融和保险三个方向。
金融工程则是在金融学专业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属于金融学包括金融工程,主要学习内容是利用计算机与金融学相结合,更重视数据理论技术,金融学更重视金融知识。
金融学毕业生可以从事银行、证券、投资和保险4类工作,可以报考相关事业编,而金融工程毕业生主要以开发和筹集基金为主,发展更具有潜力。
第三组: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两个专业对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要有较强的数学能力,物理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偏应用,主要学习内容是信息信号的获取和处理,需要一定的物理基础和能力,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偏理论,主要研究微观领域,比如电现象、电性质等等。
相比其他相似专业对就业方向的限制,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毕业生都可以去华为、中兴这样的大企业。
二者只是学习和研究方向不同,但很多理论是中国电信、移动和联通工作。
首先可以看两个专业的一级学科,也可以理解为不同专业的主要学习科目,就比如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前者主要研究电气、信号方向,后者主要利用计算机学习理论知识,从不同专业的一级学科入手了解即可。
其次可以看两个专业的学科门类,我国一共有13个学科门类,不同门类学习和研究方向有明显区别,就算名称相似,毕业后就业也有很大区别。
比如广播电视学和广播电视工程,看起来很像,但一个属于文学,另一个属于工学,一个篇理论,一个偏实践,就业方向肯定不同。
结语大学专业与其他时期的学习内容不同,这里更具专业性,需要学生对每个相应专业有更深的理解,想了解透彻并不容易。
所以,在报考之前,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很多听起来高大上的专业,可能并不好就业,比如工商管理。
有些看起来很冷门的专业,实际对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比如殡葬专业……报考前多了解,或者直接咨询高考报考服务机构,要做到尽可能不留遗憾,不然可能没机会后悔了。
今日话题:
大家还知道哪些名称相近,但区别很大的专业呢?你后悔报考了吗?欢迎留言分享。
说起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部分考生对于可能有些陌生。事实上,中文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简称,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提起中文,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作家或诗人。其实,中文专业学生虽然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但主要目的是做研究,而不是人人都要成为作家。现代中文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中国语言文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学科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了一门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性文科专业,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繁荣产生了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备良好语言服务能力的应用型中文人才越来越受青睐。今天,小七将为大家介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1. 什么是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什么是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中国语言文学类是文学门类下的一个专业类,它包含了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等专业,还包括应用语言学、秘书学等特设专业,其中招生人数最多、最知名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05 学科门类:文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050101 汉语言文学
050102 汉语言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05010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50105 古典文献学
050106T 应用语言学
050107T 秘书学
050108T中国语言与文化(2016)
050109T手语翻译(2016)
长期以来,大量优秀的中文人才,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满足社会文化生活、培养与教育人才、将打造世界的中国名片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出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通过对汉字、成语、诗词比拼和赏析,让我们得以重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古人的智慧和文化中液取营养,涵养心灵。
2.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要学些什么?
1)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侧重于中国文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因此要求学生们要多接触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一般来说,大致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者在培养方式和培养方向上有所不同,而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则大体相近。非师范类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汉语等课程。同时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相比较之下,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则还需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以具备实践教学中的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汉语言专业
汉语言专业则侧重语言学基础理论和汉语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语言调查、分析、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等基本能力。
3)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该专业从专业名称上看,除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普通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文学修养外,还应具备掌握第二种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掌握国际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规范使用汉字,熟悉中、外文化,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能胜任国际汉汉语教学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生主要学习有关民族语言、文学、文献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和语言学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和基本训练,以具备探索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历史现状等方面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能力。
5) 古典文献学专业
该专业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以中国古代的传世典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古籍的整理与运用,达到为现阶段从事专业学习及研究服务的目的。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理论、历史发展、研究现状等方面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6) 应用语言学专业
该专业主要研究语言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最突出特点是将理论与运用相结合,既重视语言和语言学理论的学习和探讨,又强调教学实践和应用。
7) 秘书学专业
该专业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秘书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协调、公关等能力。
8) 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
该专业属于2016年新增专业,主要研究中国语言及文化的相关历史与知识,从而为文化传播,历史传承提供底蕴及支持,需要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9) 手语翻译专业
手语翻译专业,顾名思义,主要以手语(手指语、手势语)、口语为交际手段,在听障人士与健听人士间进行传译服务。该专业需要扎实的手语、汉语基础,广博的多元文化知识和较强的手语汉语互译能力和多元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
小七再次提醒,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众多,且这些专业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渗透,从不同专业角度审视和研究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并与其他学科发生着联系。
小七查阅了开设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如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每所院校的专业方向和培养侧重都不一样,小七摘取其中部分高校的培养目标供大家参考:
l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中外文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古籍整理、传统文化方面的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l 主干课程
语言学概论、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现代文学、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科工具书使用、出土文献概论、古代文化概论、古文献学史、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现代汉语、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历史、逻辑学、欧美语言学、实验语音学、中文信息处理、高等数学、数据库基础等等(专业课程因各校侧重不同会有一定差异)。
l 修业年限
四年
l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3. 相关高校
了解了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总体情况,很多考生及家长还很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究竟哪些院校的这些专业比较好呢?去年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院校中中国语言文学入选的院校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在教育部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共有103所高校的学科上榜,比较好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二级学科。
4. 专业发展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陈跃红教授说:当你一旦选择了中文,也就意味着你把自己的知识兴趣和职业理想与这个国家的文化未来联结到了一起。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正确而广泛地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另一方面,培养语言文学理论知识扎实,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强,有深厚人文素养,能从事基础教育、高等院校或研究部门的教学辅助工作,新闻出版和现代传媒单位的记者、编辑工作,各级机关和企事业等单位的文字行政工作,以及继续专业深造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但社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文化繁荣,乃至综合国力的提升,都对国民语言能力、语言应用水平、语言教育水平等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并激发了社会对语言服务的广泛需求,诸如文书写作、语言沟通、语言教学、新闻采写、语言创意、文字编校、文字书写,等等。因此,具有良好语言服务能力的中文人才逐渐受到青睐。
5. 就业方向
北京大学中文系是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总体实力最强的院系,也是北大历史最悠久的名牌大系。小七首先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就业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约70%的本科毕业生可获得免试推荐本校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研究生的资格;部分学生选择赴国外名校深造,获得优秀的奖学金名额。就业领域包括国家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广播影视机构、地方高校、军队、外企、金融机构等。近两年就业率在98%到100%之间。
一般来说,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去向有党政机关、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单位、出版单位、广告公司、各级教学和科研机构单位等,从事的职业有记者、编辑、教师、秘书、文案、策划、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就业范围比较多元化。具体就业方向如下:
教师: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要求文笔好,口才好,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各类编辑职务: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要求写作能力强,知识面比较广,具备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
文秘:要求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扎实的公文写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高的英语水平。最好能有相关资格证书。
党政机关、文化宣传部门:从事宣传、文秘工作。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工作。比如可以做一个职业作家、或自由撰稿人。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较低,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比例较低。中文类专业本科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工作岗位主要看个人意愿。但小七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中文系的就业面很广,更说明了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除了课堂上的知识,课外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除本专业之外,要博览群书,积累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人物传记等方面的知识,积累经验,增加阅历。还要多加创作,有创意头脑和想象力。文科需要的是综合能力,所以在大学期间就要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小七在“智联招聘”上搜索汉语言相关的就业岗位(成都),岗位和类型非常多,主要以教师或培训老师为主,供各位参考:
随着课外培训市场的收紧,小七建议,如果打算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考虑选修一些实务课程,如应用写作、秘书学、公共关系等,还可以跨专业选修新闻、经济、法学等课程,成为复合型人才。
6. 报考建议
1) 了解目标院校
在选择中国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析院校的背景,因为在不同的高校中,开设的专业,它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例如,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师范类方向、非师范类方向及高级涉外文秘方向。这三个专业方向培养侧重点不同。
2) 明确是否仅仅是兴趣
归根结底,中文类专业也并不是一门像信息技术那样学会了直接直接能产生收益和成果的技术类学科。如果仅仅是因为兴趣,中文类的知识并不是这个专业学习的特权,如果仅仅是因为爱好或者好奇,可以选择自己旁听自己就业的高校或者其他中文类顶尖高校的公开课,甚至再修双修一个中文类专业的学位。
3) 适合什么样的考生报考
中文类专业对考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对文学和写作感兴趣可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而有意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可选择师范类院校所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性质的专业,对于学生研究能力要求较高,有时甚至要求创新,考生要具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报考。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则适于熟悉中国文化,具有较强语言交际能力,外语基础扎实的学生报考。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内容涉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与现状,所以适于具有少数民族文化基础和语言基础的学生报考。
古典文献学专业需要专业基础扎实、知识广博、思路开阔的人才,且人才需求量有限。
应用语言学专业强调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生可报考。
秘书学专业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公关交际的能力,可谓才能兼备。
中国语言与文化主要是中国语言及文化的相关历史与知识,手语专业主要是从事手语翻译员。
考生应充分考虑自身兴趣及未来职业规划,切忌盲目选择。
4) 多数是大类招生
除了单独的专业招生形式以外,很多院校都以“中国语言文学类”的大类形式招生。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30余所大学往年都是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的形式招生。考生家长在报考时,最好看一下大致包含的专业方向。
例如,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专业两个专业方向。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类)目前设有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与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4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语言学文理科兼收,其他3个专业只招文科生。招生时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类招生。本科教学注重基础,低年级基础课程全面打通,到高年级可自由选择专业。
清华大学中文系按人文科学实验班招生,本科生入学1年半后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或哲学专业。
各位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看清各高校的招生章程要求和专业设置情况。
尽管就读的是同一个专业,但选择不同的就业方向,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准入门槛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并且,不同职业的工作职责、生活环境、薪酬待遇等也会有所差异。考生应全面去了解中国语言文学相关的就业方向,才能全面地判断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未来想往哪个方向发展。小七提醒,如果对真的中文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日后从事这一领域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那么,选择读硕士乃至博士是必要的,这点,我们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就业信息中可以看出。如果打算直接就业,建议多辅修其他,如法学、经济学等专业或课程,成为复合型人才。
以上就是小七为大家介绍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相关的内容,如果大家有什么异议或是问题,欢迎随时向我们提问,也请继续关注“小七实验室”!